【开云官方登录入口
政策法规】进入2025年下半年,医药行业的目光再次聚焦于药品集中采购这一关键领域。第十一批国采正如离弦之箭,蓄势待发,拟纳入品种目录呼之欲出;与此同时,地方层面的省采/省联采也在稳步前行,安徽、四川、新疆等地纷纷牵头启动,涵盖生物药、造影剂、妇科类、激素类等多个药品领域。
据业内流传的《关于征求<第十一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拟采购药品清单>意见的函》显示,经国家联采办初步遴选并征求临床、药学专家意见,已形成共包含75个品种的《第十一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拟采购药品清单》。这75个品种广泛涉及抗感染、心脑血管、代谢疾病、抗肿瘤、呼吸系统等13个治疗大类。从剂型上细分,注射剂以33个的数量占据头位,口服常释剂型紧随其后,有32个。值得一提的是,名单中还出现了洛索洛芬贴剂,若最终保留至正式文件,国采将头次纳入化药贴膏剂这一剂型。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6月20日,至少有140余个品种尚未被纳入国采,并且这些品种形成了7家及以上企业的竞争格局,初步具备了纳入第十一批国采的条件。这些品种在2024年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的销售规模合计超过840亿元,市场潜力巨大。在这140余个品种中,竞争态势尤为激烈的有33个品种,参与竞争的企业数(按集团计)达15家及以上。
从企业维度来看,涉及过评品种数达20个及以上的企业有7家,其中包括倍特药业、科伦药业、齐鲁制药、正大制药、石家庄四药等国内药企,它们无疑将成为第十一批国采的“主力军”。
从剂型分布深入剖析,注射剂依然是主力。其中包含注射用头孢唑肟钠、法莫替丁注射液、二羟丙茶碱注射液等热门品种,覆盖了全身用抗感染药物、消化系统及代谢药以及
呼吸系统用药等多个重要治疗大类。以头孢唑肟注射剂为例,其过评企业数超过30家,在众多品种中竞争激烈。
在地方层面,今年以来,多个省(市、自治区)积极牵头,陆续启动省级/省联盟药品集采工作。例如,四川省药械招采中心发布通知,由四川、重庆、贵州、云南、西藏、青海6省(市、自治区)组成的省际采购联盟,已正式开启新一轮药品带量联动采购工作。此次联盟集采拟纳入66个品种,2023年这些品种在6省(市、自治区)公立医院终端的合计销售规模超过6亿元。
国家医保局在2025年1月17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明确指出,今年将继续深入推进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的集中带量采购工作。国家层面计划在上半年开展第十一批药品集中采购,并将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启动新一批药品集采;地方层面,则要开展具有专业特色、具备全国联盟性质的集中采购,预计将有20个左右的联盟,涵盖中成药、中药饮片和高值耗材等领域。预计到2025年年底,国家和联盟采购的药品品种总数将达到700个左右。
无论是即将到来的第十一批国采,还是各地稳步推进的集采工作,都将深刻重塑
医药市场格局。药企需密切关注政策动态,积极应对挑战,把握新的机遇,通过提升产品质量、优化成本结构、加强创新研发等多维度举措,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找准定位,实现可持续发展。
免责声明:在任何情况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