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云官方登录入口
市场分析】2025 年至今,医药板块呈现出明显的复苏迹象,这一积极态势为众多医药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有机构表示,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中,创新药、AI 以及左侧资产估值修复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领域。特别是创新药领域,布局合理且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备受瞩目,推荐恒瑞医药、信达生物、康方生物、科伦博泰、泽璟制药等。
如恒瑞医药作为国内医药行业的头部企业,在创新药研发方面始终走在前列。公司持续投入大量资源用于研发,不断丰富自身的研发管线。数据显示,2024年恒瑞医药研发投入高达82.28亿元,其累计研发投入已超440亿元。在高研发投入下,恒瑞医药创新成果持续获批,临床价值凸显,驱动收入增长。2024年公司创新药销售收入达138.92亿元(含税,不含对外许可收入),同比增30.60%,创新药销售收入占公司总销售收入(不含对外许可收入)一半以上。分析指出,随着创新药管线的逐步推进,其营收和利润有望实现新的增长。目前公司的估值相对合理,随着未来业绩的释放,估值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与此同时,恒瑞医药稳步推进国际化战略,坚持自主研发与开放合作并重,在内生发展的基础上着力加强国际合作。值得肯定的是,恒瑞医药创新药出海取得成效,并成为其业绩增长第二引擎。截至目前,恒瑞医药已实现十几笔创新药海外授权合作。
信达生物在创新药领域也取得了显著成就。其主力产品信迪利单抗在国内市场表现出色,为公司带来了重要的收入来源。然而,面对 PD - 1 赛道日益激烈的竞争,信达生物积极实施多元化发展战略。在研发方面,公司加大投入,拓展研发管线,除了在肿瘤领域持续深耕,还将业务拓展至心血管及代谢疾病(CVM)等领域。在海外市场拓展方面,公司通过在美国成立实验室、推动自研产品在美国开展临床试验等举措,不断探索出海路径。随着公司多元化战略的逐步推进,其未来的发展空间值得期待。
康方生物专注于肿瘤、自身免疫、代谢等重大疾病领域,凭借康方多方位新药研究开发平台(ACE Platform),在双抗领域取得了一定的地位。该平台涵盖双特异性抗体开发技术(Tetrabody)、抗体偶联(ADC)技术平台、mRNA 技术平台及细胞治疗技术为核心的一体化研发创新体系。基于此平台,康方生物开发了多款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其中,卡度尼利单抗注射液(PD - 1/CTLA - 4 双抗)是肿瘤双免疫检查点双抗,已获批上市,为肿瘤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案。依沃西单抗注射液(PD - 1/VEGF 双抗)也已获批上市,且成为获批的 “肿瘤免疫 + 抗血管生成” 机制双抗新药。此外,公司还有多款产品处于不同的临床试验阶段。在海外市场方面,公司积极推进产品的国际化进程。例如,派安普利单抗一线治疗转移性鼻咽癌(联合)和单药用以铂类为基础的化疗治疗失败的转移性鼻咽癌两项适应症已获得美国 FDA 批准上市。随着公司创新产品的不断推出和海外市场的逐步拓展,康方生物有望在全球生物制药领域占据重要地位。
科伦博泰是科伦药业在创新药转型上的重要成果,在 ADC(抗体偶联药物)赛道表现亮眼。公司作为国内较早建立全面一体化 ADC 平台 OptiDC 的生物制药公司,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 ADC 平台,在 ADC 药物开发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其核心品种 TROP2 ADC 芦康沙妥珠单抗(SKB264)进展顺利。从财务数据来看,科伦博泰在 2024 年年度亏损收窄,调整后亏损也大幅减少,显现出盈利临界点已近。2024 年,公司实现营收 19.33 亿元,同比增长 25.5%。公司通过与默沙东的合作获得了大量授权费用和里程碑付款,同时三款产品于 2024 年上市进入商业化阶段,推动了公司业绩的增长。随着公司 ADC 产品的不断推进和与默沙东合作的持续深化,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泽璟制药专注于肿瘤、出血及血液疾病、肝胆疾病等多个治疗领域的创新药研发。公司以创新为驱动,建立了完整的新药研发体系,涵盖药物发现、药学研究、临床前研究、临床研究等各个环节。公司有多款创新药处于临床试验阶段,例如多纳非尼是公司自主研发的一款口服多靶点、多激酶抑制剂类小分子抗肿瘤药物,已获批用于治疗晚期肝细胞癌,为肝癌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随着创新药的逐步获批上市和市场推广,公司有望实现业绩的增长和估值的修复。在当前医药板块复苏的大环境下,泽璟制药凭借其专注创新的精神和丰富的研发管线,具备一定的发展潜力。
在 2025 年医药板块复苏的背景下,恒瑞医药、信达生物、康方生物、科伦博泰、泽璟制药等企业在创新药研发、市场布局等方面各有亮点。它们通过不断提升自身实力,有望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业绩增长和估值提升。
免责声明:在任何情况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