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云官方登录入口
医药股市】近日,广州银诺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银诺医药”)再次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中信证券、中金公司为其联席保荐人。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该公司曾于2022年12月与中信证券订立A股上市辅导协议,结果并未提交A股上市申请。随后公司于2024年末头次申请于港股市场上市,本次为招股书失效后的第二次递表。
招股书显示,银诺医药成立于2014年,公司一直致力于研究及开发治疗糖尿病和其他代谢性疾病的创新疗法。目前,银诺医药已拥有多项针对糖尿病、肥胖、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等适应症的研发管线。
然而,深入剖析其管线现状,便能发现隐忧重重。目前,公司仅有依苏帕格鲁肽α(商品名:怡诺轻)这一款核心产品成功突围,进入商业化阶段。2025年1月,该产品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的单药疗法及与二甲双胍的联合用药适应症获批,成为国内头款获批的国产人源长效GLP - 1受体激动剂,银诺医药也借此跻身全球第三家商业化原研人源长效GLP - 1受体激动剂的企业行列。
但除了依苏帕格鲁肽α,公司其他在研产品进度滞后。用于治疗肥胖和超重适应症的该产品,虽已完成临床IIa期,并于今年3月启动IIb/III期临床,但距离上市仍需时日;而用于治疗代谢功能障碍相关性脂肪性肝炎适应症的产品,预计2026年才启动IIa期临床试验,至于其余管线,更是尚在临床前阶段徘徊,短期内难以贡献业绩。这意味着,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依苏帕格鲁肽α将独自承担起公司业绩增长与市场开拓的重任,对单一产品的过度依赖,无疑是高悬在银诺医药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从财务数据来看,由于此前无商业化产品,银诺医药长期深陷亏损泥沼。2022年 - 2024年,期内亏损分别高达3.01亿元、7.33亿元和1.75亿元,截至2024年,累计亏损已达15亿元之巨。尽管2024年亏损明显收窄,却主要得益于研发投入的大幅缩减——2023年研发支出为4.92亿元,2024年骤降至1.03亿元。持续亏损使得公司长期依赖外部融资“补血”,成立至今,虽已完成四轮融资,累计融资金额达15.14亿元,2024年1月B +轮融资后估值升至46.5亿元,但过度依赖融资并非长久之计,实现产品商业化盈利才是破局关键。
再看GLP - 1市场,当下已是一片红海。国内已有约40家企业的GLP - 1药物投身减重适应症临床开发,涵盖GLP - 1R单靶点、GLP - 1R/GIPR双靶点等多种药物形式,竞争激烈程度可见一斑。国际市场上,诺和诺德与礼来两大头部凭借司美格鲁肽、替尔泊肽等明星产品,占据了全球GLP - 1市场的大半江山,仅诺和诺德一家市场就达58%左右。相比之下,依苏帕格鲁肽α在众多竞品的围剿下,竞争优势并不突出。在降糖、减重效果等关键指标上,缺乏足够的差异化亮点,难以迅速在市场中脱颖而出,分得一杯羹。
银诺医药二次冲刺港交所,依苏帕格鲁肽α虽为其带来了一定的先发优势,但单款产品支撑下的发展模式,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与严峻的财务压力面前,充满不确定性。若想在资本市场与医药市场站稳脚跟,银诺医药不仅要加快后续产品管线的研发进程,提升依苏帕格鲁肽α的市场竞争力,更需探索多元化的发展路径,化解单一产品依赖风险,方能在这场没有硝烟的医药创新之战中求得生机。
免责声明:在任何情况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