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云官方登录入口
市场分析】随着带量采购、一致性评价、新药审批审评提速等利好政策的推进,倒逼医药产业创新升级,目前中国医药产业已经进入创新的拐点时代。同时的医药创新也在朝着国内进行产业转移,这也给医药行业的“卖水人”——CRO企业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未来国内CRO行业渗透率将不断提升,公司的规模化优势、产业链优势有望不断加强。
对于创新药产业而言,CRO的存在就是帮助其解决高风险、高技术、高投入、长周期的新药研发瓶颈,降低企业的研发成本,缩短研发时间,同时助力提升研发成功率,帮助产品在当前竞争越发激烈的新药市场中具备先发优势。
有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医药外包比例约为39.5%,至2023年预计将提升至49.3%。2019年中国CRO行业规模约201亿美元,预计到2023年,行业规模将达到432亿美元,2019-2023年均复合增长率21.1%左右。
就国内的CRO赛道来看,主要包括药明康德、泰格医药、凯莱英、昭衍新药、康龙化成、腾博医药、九洲药业、药石科技等竞争企业。
其中,药明康德产业链比较完整,涉及小分子药物临床前CRO(主营业务)、临床CRO和小分子药物CDMO领域;泰格医药涉及临床CRO(主营业务)、临床前CRO(收购方达医药,涉足临床前研究)领域,公司有在化方面积极展开布局。凯莱英则涉及小分子化学制药CDMO、大分子生物制药以及临床前CRO。公司建有美FDA和欧洲EMEA审批要求的cGMP和非cGMP生产车间和高标准的高活药物生产车间。
有行业人士分析指出,通过将这些企业的收入、净利润、毛利率、净利率、净 资产收益率等对比发现,大部分重点企业的营收5年复合增速为30%左右,净利润5年复合增速超过40%;毛利率在40-50%,净利率在18-25%;净 资产收益率维持在20%左右。可见行业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而药明康德的营收和净利润规模都居前,值得业内关注。
8月13日,药明康德披露2020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药明康德收入72.31亿元,同比增长22.6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7.17亿元,同比增长62.49%。目前公司共有四大业务板块,分别为:中国区实验室服务、CDMO/CMO服务、美国区实验室服务、临床研究及其他CRO服务。2020年上半年,四大板块收入分别为37.80亿元、21.62亿元、7.82亿元、5.00亿元,上半年受特殊时期影响,后两个板块收入增速阶段性放缓。
报告期内,其CDMO/CMO 服务项目所涉新药物分子超过1100个,其中临床III期阶段42个、已获批上市的26个,目前有 26 个 MAH 项目正在进行中,包括 4 个商业化生产项目。通过采取“跟随药物分子发展”的商业模式,药明康德其小分子药CDMO管线分子数量增加超过260个。同时,药明康德对流体化学技术平台、寡核苷酸和多肽类药物 CDMO 能力建设、高活性药物
原料药产能建设等进行了提升,其位于常州的新建高活性原料药实验室及车间已投产,成为继上海金山之后其第二个高活性原料药研发生产基地。公告透露,未来药明康德还将增加无菌制剂开发及临床用药生产和商业化生产能力。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