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GQX8交通道路公路气象站是专为公路交通场景设计的综合性气象监测系统,旨在通过实时获取气象数据(如温度、湿度、能见度、风速等),为交通管理、安全预警、应急响应提供数据支撑。
公路气象站作为现代交通气象监测体系中的关键基础设施,深度融合了综合采集控制技术、嵌入式计算机软件技术及多模态无线通讯技术,通过系统化集成设计将多种高精度气象传感器与智能数据终端进行模块化整合。该系统具备全天候连续运行能力,可对交通干线沿线的气象要素实施立体化监测,具体涵盖大气能见度(含垂直/水平双维度)、三维风速风向矢量、环境温湿度梯度、地表气压变化、瞬时/累积降雨量以及路面摩擦系数、积水深度、结冰状态等十余项核心参数。
在数据传输层面,系统采用分级处理架构:前端传感器通过RS485总线实现数据聚合,经边缘计算单元完成异常值过滤与数据压缩后,通过4G/5G公网或北斗短报文通道实时回传至省级交通气象数据中心。数据平台运用时空大数据融合算法,将气象数据与GIS地图、车流量监测数据、道路养护记录进行多源异构融合,形成分钟级更新的交通气象专题图谱。交通管理部门可据此启动分级预警响应机制,针对团雾、横风、路面湿滑等高风险场景,通过可变情报板、广播电台、导航APP等多渠道向公众发布定制化出行提示,同时为高速公路应急指挥中心提供路面除冰作业调度、限速值动态调整等决策支持,有效提升交通气象灾害的主动防御能力。
公路气象站系统组成:能见度传感器、遥感式路面状况传感器、气象传感器、采集器、立杆支架、供电系统、云平台
1.能见度仪:由光发射器、光接收器及微处理控制器等主要部件组成。发射器发射红外脉冲光,接收器同时检测大气中气溶胶粒子前向散射的脉冲光强度,所有测量信息由微处理控制器搜集并通过专门的数学模型算法转化为气象光学视程Meteorological Optical Range(MOR)
2.温度、湿度、风速、风向、大气压力、压电雨量六要素一体式传感器
3.风速风向传感器:探头顶盖隐藏,避免雨雪堆积的干扰,避免自然风遮挡。原理为发射连续变频超声波信号,通过测量相对相位来检测风速风向
4.压电雨量:本压电雨量传感器采用PVDF压电薄膜作为感雨器件,通过嵌入式AI神经网络分辨雨滴信号,避免因砂砾、灰尘、振动等干扰带来误触发。
5.标配GPRS无线传输
6.太阳能供电、市电两种供电方式自由选择
1.能见度:测量原理气溶胶前散射,5m-10km(≤2km±2%2km~10km±5%>10km±10%)分辨率1m
2.风速:测量原理超声波,0~60m/s(±0.1m/s)分辨率0.01m/s
3.风向:测量原理超声波,0~360°(±2°);分辨率:1°
4.空气温度:测量原理二极管结电压法,-40-60℃(±0.3℃),分辨率0.01℃
5.空气湿度:测量原理电容式,0-100%RH(±3%RH),分辨率:0.1%RH
6.大气压力:测量原理压阻式,300-1100hpa(±0.25%),分辨率0.1hpa
7.压电雨量:测量原理压电,0-4mm/min(≤±4%),分辨率0.01mm
8、路面状况:测量原理红外遥感测量
型号LM1检测距离及检测区域直径2-8米;23cm对水平线的安装角度30-80度电源及功耗DC12-24V;0.6W工作温度和湿度温度:-40ºC至+60ºC;湿度:0至95%积水厚度0-10 mm覆冰厚度0-2 mm积雪厚度0-2 mm湿滑程度0.01(湿滑)-0.82(摩擦强)路面状态报告干燥、潮、湿、雪、冰、冰水混合公路天气现象(选配)路面温度:-40ºC至+60ºC天气现象:雨;雪;大雾路面材料混凝土、沥青路面通讯RS485、RS232
9、生产企业具有ISO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和职业健康管理体系认证
10、生产企业具有计算机软件注册证书
1、CS架构软件平台,支持手机、PC浏览器直接观测、无需额外安装软件。
2、支持多帐号、多设备登录
3、支持实时数据展示与历史数据展示仪表板
4、云服务器、云数据存储,稳定可靠,易于扩展,负载均衡。
5、支持短信报警及阈值设置
6、支持地图显示、查看设备信息。
7、支持数据曲线分析
8、支持数据导出表格形式
9、支持数据转发,HJ-212协议,TCP转发,http协议等。
10、支持数据后处理功能
11、支持外置运行javascript脚本
参考资料编辑区域